复旦获2亿文科捐款:不只是“情怀”,更是远见
谢书灿(湖南科技学院)
不到一个月,复旦大学收获了两个亿的针对文科的定向捐款。5月18日,复旦大学谢希德-俞吾金哲学发展基金(第二期)捐赠签约仪式举行。一位匿名的复旦校友为基金捐赠1亿元,支持哲学学科发展。就在不久前,新浪董事长曹国伟和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联手捐赠复旦1个亿,用于设立“新文科发展基金”,推动中国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
复旦大学作为中国大学文科重镇,前段时间公开宣布要将文科招生比例削减到20%,这一消息瞬间引发“文科缩减招生,将使文科进一步边缘化”的讨论。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两亿捐款的到来意义非凡。它无疑为文科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也为复旦大学文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更在全社会范围内重新唤起了人们对文科价值的关注与重视。
文科的价值,绝非简单以就业率、薪资水平等功利性指标就能衡量。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能够引导人们对世界、人生进行深入思考,为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指引。当我们思考科技发展的方向、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时,哲学思维不可或缺。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确保技术符合人类的价值观,哲学中的伦理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广义上的文科,包括文学、历史、社会学等多个领域,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文学作品让我们得以穿越时空,感受不同时代人们的情感与思想;历史研究帮助我们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社会学研究则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此次捐赠者们的善举,不仅仅是出于对母校的深厚情谊和对文科的热爱,更是看到了文科对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以及国家发展的深远影响。曹国伟和王长田作为成功的企业家,深知在商业竞争、传媒发展中,人文素养赋予他们的创新思维、敏锐洞察力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匿名校友对哲学学科的大力支持,也体现了对思想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高度重视。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这两亿捐款对于整个高等教育文科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一方面,它激励更多高校重新审视文科建设,加大对文科的投入,改变当前资源分配过度倾向理工科的局面。文科发展不应被忽视,高校需要为文科发展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教学资源,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文科领域。另一方面,引导社会大众摒弃“文科无用”的偏见,认识到文科与理工科同等重要,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两翼。
文科发展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高校需要积极探索文科教育改革之路,如复旦大学推动的“新文科”建设,强调跨学科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让文科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同时,也期待更多的社会力量能够关注文科,通过捐赠、合作等方式,为文科发展添砖加瓦。
复旦大学收获的这两个亿捐款,是对文科价值的一次有力肯定,也是文科发展的新契机。希望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文科能够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红网 谢书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