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自然2024年度报告公布各类项目申请与资助统计!共160位申请杰青延续资助,41个项目获延续资助
1234
“80后”国家杰青夫妇,共同通讯发Nature!
1234
颜宁:现在的我,进入了人生的第三阶段
1234
西湖大学,两位教授当选院士!
1234
2025/7/16 15:33:18

端牢中国饭碗,他们一直在路上

“人是铁,饭是钢”,这句俗语道出的是粮食安全这一永恒的命题。饭碗里的事,始终是民之关切、国之大事。
2025/7/16 15:13:16

著名养羊专家马宁教授逝世,被称为“羊业泰斗”

马宁是吉林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专家、新中国培养出来的杰出畜牧专家,被称为“羊业泰斗”。
2025/7/16 14:56:02

量子网络探测弯曲时空中的量子效应

研究团队曾提出,量子网络已具备用于探测弯曲时空中量子行为的实验条件。他们展示了量子力学与引力的两个核心特性如何在同一个系统中同时发挥作用。
2025/7/16 14:56:02

10亿张高清图像将提供“人体健康参考图”

当地时间14日,英国科学传媒中心发布消息称,英国生物银行已完成全球最大规模的人体成像项目,对10万名志愿者进行了全身扫描。
2025/7/16 11:07:53

基金委:化学科学部2025年度重点项目评审会议完成

2025 年 7 月 3 日,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召开 2025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评审会议。
2025/7/16 10:35:04

卓越工程师首届专项试点硕士毕业生整体实现高质量就业

本报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吴丹)记者从教育部15日举行的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改革新闻通气会上获悉:首届专项试点的2100多名工程硕士整体实现高质量就业,留在本领域企业的占71%。
2025/7/16 10:08:40

著名医学生物化学家、医学教育家杨同书逝世

据吉林大学药学院发布的讣告,我国著名医学生物化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共产党党员、“白求恩医科大学资深教授”杨同书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14日8时55分在长春逝世,享年98岁。
2025/7/16 10:06:03

我国科学家构建全球首个水稻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一株水稻的根、茎、叶、花如何通过细胞间的精密协作实现生长发育与逆境适应?这一长期困扰作物科学界的难题,如今在单细胞精度上获得系统性突破。
2025/7/16 10:06:03

新型原子钟创下最高精度纪录 有望推动“秒”重新定义并促进

铝离子因其得天独厚的特性成为理想选择:其振荡频率比现行“秒”定义基准的铯原子更为稳定,且对环境干扰具有极强抗性。
2025/7/16 10:06:03

关键蛋白维持脑细胞连接机制揭示

科技日报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罗格斯大学新不伦瑞克分校等机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发表重要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关键脑蛋白cypin维持脑细胞连接的重要机制。
2025/7/15 16:28:44

中国空间站将首次利用脑类器官芯片开展生命科学研究

中新网海南文昌7月15日电(记者马帅莎)天舟九号货运飞船15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2025/7/15 16:25:24

第十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初评结果公示

第十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初评工作已经结束。
2025/7/15 16:25:24

776.5公斤科学实验物资“飞向”中国空间站!这些任务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7月15日5时34分,搭载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
2025/7/15 15:55:01

科学家观测到大质量黑洞合并事件

这场宇宙奇观让科学家们既兴奋又困惑。按照现有恒星演化理论,如此质量的黑洞根本不应该存在。
2025/7/15 15:55:00

中国“女娲”让基因组“暗物质”现原形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20多年来,超过九成的非编码序列仍是未破译的“天书”,是基因组的“暗物质”。
2025/7/15 15:55:00

AI助机器人调整步态适应复杂环境

研究团队从自然界获得灵感,将猫、狗、马等四足动物根据需要调整步态以节省能量、保持平衡、应对威胁的生存智慧融入AI系统。
2025/7/15 15:44:24

脑机接口,从“解码语言”到更多可能

脑机接口技术通过检测和调控大脑活动,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直接的信息通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人机交互方式,也让“意念对话”从科幻照进现实。
2025/7/15 15:44:24

我是科研助理:在青藏高原抢救“植物界大熊猫”

7月3日,结束久治县野外考察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藏高原植物适应与进化学科团组的科研人员,风尘仆仆赶回所内。
2025/7/15 15:44:24

AI制造“替身”,人类如何看待生命?

人工智能(AI)正悄然改写人们对生命长度与记忆边界的认知。
2025/7/15 15:44:24

只需一滴血,微芯片可揭示个体抗体与病毒的“战争”

科技日报北京7月14日电(记者张梦然)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团队开发了一项创新的微芯片技术,只需微量血液样本即可揭示个体抗体与病毒间的“战争”。
2025/7/15 11:09:39

拟资助1004人,省级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人选公示

拟确定王再禹等1004名同志为2025年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对象,现面向社会公示。
2025/7/15 10:17:20

“纤”毫毕见!新技术实现小鼠最快“全身成像”

生物体内,一张由亿万外周神经纤维编织成的精密“生命物联网”,承载着大脑与全身器官的双向通信,调控运动、感觉以及内脏的功能。
十大热门文章 更多
一天
一周
一月
一年
评论最多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