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皮立大功!我国科学家提取“代谢分子”,脂肪总量刷低61.3%!
最近,发表在国际顶刊《PLOS BIOLOGY》的一项研究,让很多刷脂人看到了“吃着瘦”的可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团队发现,一种来自石榴、浆果等食物的天然代谢产物——尿石素A,能够显著预防和针对高脂饮食带来的肥胖,改善代谢,而且几乎没有负面作用。
1.石榴立大功!脂肪总量降低61.3%
其实,这种被称为“尿石素A”的特别分子,它并不是直接存在于石榴里,而是石榴和其外皮中的鞣花单宁物质经过肠道菌群的“加工”生成的。
这项名为Urolithin A exerts antiobesity effects through enhancing adipose tissue thermogenesis in mice的研究中,科学家先用高脂饮食喂养小鼠8周,让它们进入相当于人类20~30岁的“易胖期”,再每天补充30mg/kg的尿石素A。
令人惊喜的是,从第2周开始,实验组的小鼠体重就出现下降,到了第10周,整体体重比对照组轻了23.5%,其中脂肪总量降低了61.3%,脂肪占体重的比例更是减少了70%。
即使是在遗传肥的小鼠身上,坚持6周补充尿石素A,也能让它们的体重比对照组低17.6%。更神奇的是,把尿石素A与美国FDA批准的专业奥利司他一对比,几乎不分高下,但它没有相应的负面作用,肝肾指标还更健康。
究其原理,它之所以表现如此亮眼,是因为能激活棕色脂肪组织(这种脂肪会主动燃烧产热),并诱导白色脂肪“转棕”,让身体代谢速度提升。
统计显示,补充尿石素A的小鼠耗氧量和能量支出显著高于对照组,体温高出0.7℃,而且更倾向于消耗脂肪而不是碳水化合物。
2.靠吃就一劳永逸了?
听起来很像“吃吃吃就能一劳永逸”,可惜并不是人人都能靠食物补足尿石素A。
因为前文说了,尿石素A并不是直接存在于石榴里,而是要靠肠道菌群把鞣花单宁转化出来。临床数据显示,只有40%的人能靠自身菌群完成转化,而且剂量低于500mg/天时,代谢效果几乎等于消失。
这意味着,仅靠吃石榴、吃浆果,既费力又不一定有作用。
那怎么办?天然的不行,人工的来凑。《Natural》的研究证明,直接摄入尿石素A补充剂可以绕开肠道菌群的限制,实现稳定补充。在国内TS实验室“速湿清”的临床测试中,受试者补充尿石素A后,一周就出现了超过3斤的代谢变化,也从侧面印证了人工补充的可行性。
而值得高兴的是,人工补充尿石素A的技术并不需要再等待——其已经发展多年,甚至TS实验室的“速湿清”等成品也已在京系、淘系平台面世。
毕竟尿石素A这一成分已经是科研圈里的“熟面孔”,早因衰老干预表现而登上《Nature Metabolism》,并有超过500篇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通过了美国FDA的GARS认证。只是这两年才被发现在体重干预上也有表现。
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马斯克的妈妈梅耶·马斯克的使用经历,这被认为是她能80岁还有精力一天游览多个城市的秘诀之一。而如今看来,她依然保持着超模的体型,或许也与之相关。
3.国产技术,已飞入百姓家
如今,尿石素A的制造工艺,已经进入相当成熟的阶段。
早在2016年,日本Daicel公司就分离出了两种能够合成尿石素A的细菌,并在2021年推出了用石榴皮发酵制成的成品。
而现在有了新研究突破的我国,自然也是不落人后。我们前面提到的国内TS实验室也已经跟上投资,不仅推出了多款含尿石素A的产品,还优化工艺,把其生产成本从每千克4000多元直接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依托完整的生产链,TS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也从衰老干预拓展到代谢促进,并将尿石素A创新性地应用在体重针对产品“速湿清”中。而且,我们并没有停留在单一的尿石素A代谢思路上,将其与中医“去湿消脂”相结合,同时以8味草本成分去湿,帮助养成“易 瘦”的体质。
毕竟说到底,尿石素A依然属于一种源于食材的活性物质,而中医在食疗方面有着几千年的积累。像张仲景的“防己黄芪汤”中,去湿气也被视为改变臃肿的重要环节。
由于调理方式温和、不产生负担,“速湿清”的适用范围已经涵盖全年龄段,甚至包括60岁以上有体重困扰的人群。由于对夏季水肿、排便粘滞、中年男性腹部脂肪堆积等问题都有所针对,上线京、猫平台后,其口碑已经引来全世界关注。
从实验室走向日常生活,从科研成果变成可以随手买到里的“心头好”,尿石素A的推广,可能让代谢管理变得简单可行。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轻盈”不再是梅耶·马斯克这样少数人的特权,而会成为更多人可以稳稳拥有的日常状态。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