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评论专栏 >《科学时评》>正文

退款需要狂扇孩子耳光,二手平台不能当甩手掌

 2025/10/23 9:27:55 《科学时评》 作者:红网 王麓民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王麓民

日前,“潮玩平台退款要求扇孩子耳光5分钟”的话题登上网络热搜。

据《新闻晨报》报道,一位11岁女孩的妈妈,发现孩子在千岛App购买了500多元的卡牌后,便想要找卖家退货退款。但却被告知,“上传家长怒骂孩子的视频、狂扇孩子耳光的视频”,要求时长5分钟,中间不能停,必须有清晰的扇耳光的声音。该妈妈求助平台客服,客服则称“抱歉平台无法强制,建议双方协商沟通。”

事件引发关注后,千岛官微回应表示,本次交易纠纷因个人闲置交易引发,未使用千岛闪购服务,且系孩子使用外婆手机购买。其聊天截图实为买卖双方的私聊截图,并非买家和平台客服的沟通内容。截图中出现的所谓的“未成年退款须知”为互联网流传的梗图素材,并非平台官方规则。

然而,无论平台如何“甩锅”,一个基本事实无法回避:交易起源于平台,而平台对在其生态内发生的问题,尤其是涉及未成年人权益的核心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

平台将卖家要求妈妈扇孩子耳光归咎于买卖双方私聊,显然是在推脱监管责任。卖家能够诱导消费者脱离平台监控进行交易,本身就说明平台在风险提示与交易闭环管理上存在漏洞。而千岛将卖家的极端言论轻描淡写为网络“梗图”,这是对卖家潜在恶意的纵容。当这样的“梗图”成为卖家应对客户退款诉求的实际话术时,它已不再是在“玩梗”,而是真实施加在消费者身上的精神胁迫与伤害。

根据民法典,11岁未成年人的500元消费行为远超其行为能力范围,监护人有充分权利要求退款。平台将此类纠纷简单划为“个人闲置交易”而置身事外,是对其法定义务的误解与逃避。据记者调查,企查查数据显示千岛公司关联多起买卖合同纠纷,网络上有不少与千岛相关的“避雷贴”,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千岛的相关投诉近万条,这一切都充分显示千岛售后机制的长久失灵。

值得警惕的是,卖家胁迫家长实施家庭暴力的要求,已触及法律红线。平台作为运营方,对此类言论若仅以“梗图”视之而缺乏主动干预,无异于对网络生态中暴力因子的默许。

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社会责任为代价。千岛App承认自己的服务“仍有不足”“诚恳接受批评”,愿意“提供更可靠的交易保障”,希望这些不是应对危机事件的辞令,而是真诚自省的结果。目前,千岛已经成为有影响的二手交易平台,那么它就应该承担与影响相称的责任,固然要在仓储履约、客服运营上加大投入,同时在加强监管、保护未成年人、构建公平交易环境等方面更要担当作为。当甩手掌柜,是甩不开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的。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王麓民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