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评论专栏 >《科学时评》>正文

外卖有了“新国标”:以规范筑牢安全与权益底线

 2025/10/30 14:16:24 《科学时评》 作者:《中国工人》杂志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9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份文件针对外卖平台收费机制、价格促销规范、商户准入管理、配送员权益保障等公众关切的问题设定了明晰的细则和标准,或将成为外卖行业的第一份“新国标”。

此前,三大外卖平台巨头掀起“价格内卷”狂潮,让外卖平台方价格不透明、对商户收费不合理、“幽灵外卖”、骑手“爆单”等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在此背景下,“新国标”的酝酿,既是对社会关切的及时回应,也是推动外卖行业向精细化、规范化方向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了外卖平台对配送员的权益保障要求,“符合劳动关系认定情形的,应与配送员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按时足额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在劳动报酬和工作时间上,要求平台方不应将扣款作为配送超时等情况下的主要处罚方式;在工作时间上,不应通过算法、冲单奖等活动强迫或者变相强迫配送员超时劳动。这些要求覆盖了骑手从入职到工作的全流程,既体现了政策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更以刚性标准填补了此前骑手权益保障的“模糊地带”,让千万骑手的劳动权益有了具体依据。

事实上,守住外卖行业的公平经营环境和外卖骑手权益,也是守住用户对平台乃至整个行业的消费信任。外卖平台是连接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桥梁,也是消费者餐桌背后的守护人,更是分配调动千万骑手的枢纽,其行为规范直接决定行业生态底色。我们期待,征求意见稿和配套措施出台后,平台能积极履行企业责任和社会义务,有效控制外卖行业野蛮生长的态势,让外卖经济走得更安全、更规范,真正实现消费者、商户、骑手与平台的多方共赢。(《中国工人》杂志记者 李双星)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