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评论专栏 >《科学时评》>正文

让学生每一口饭都吃得放心

 2025/7/25 14:49:04 《科学时评》 作者:中国青年报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学生每天吃什么、吃得是否安全健康,始终是千万家庭最牵挂的民生大事。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个专门针对校园配餐的国家标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校园配餐服务全流程作出系统规范,明确覆盖食谱及原料管理、加工制作、备餐与配送、用餐服务、服务评价改进、应急处理等关键环节。

这则新闻备受关注,与部分中小学及幼儿园在配餐服务中暴露出的问题有关。比如,某地有学校配餐公司操作间环境脏乱,餐具区发现飞虫和蛆虫;有个别学校被查出长期通过“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的方式侵占学生餐费,管理人员通过虚报食材、收受回扣等方式中饱私囊。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部署开展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中,中小学“校园餐”被纳入全国性专项整治范畴。截至去年12月,全国共查处贪占学生餐费、插手招标采购、收受回扣等问题3.8万件,处分2.3万人。近日,教育部召开专项整治推进会,部署推进“校园餐”整治措施。在此背景下,《指南》的出台不仅回应了学生和家长对校园餐安全保障、质量水准的诉求,也是在堵监管之漏洞、筑百姓之信心。

《指南》明确要求,餐食加工过程须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面向学校、家长和学生公开关键操作流程。同时,配餐企业必须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专职食品安全管理、检验人员,建立风险防控动态机制,每日进行安全检查,每周排查隐患,每月调度分析。这些规范不仅有助于打破信息壁垒、增强全过程监督,也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推动校园配餐服务走向专业化、规范化。

除了保障食品安全、严防违规操作,《指南》还提出有关营养健康信息交流、防止餐饮浪费的操作指引,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膳食平衡、节约环保理念,从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这些要求,体现了校园配餐工作的育人功能。

要实现上述目标,标准的制定只是起点,更关键的是落实到位。对学校与配餐企业而言,《指南》不是墙上的规范,而应成为实操的准绳。校园食品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损害学生健康的后果。唯有持续织密制度之网,确保标准的执行力度,才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让学生的每一口饭都吃得放心”,这不仅是对配餐企业的要求,也是对教育管理者责任意识的考验。我们期待,随着《指南》的全面实施,校园餐桌将变得更安全、更透明、更健康,在满足学生日常需求的同时,也推动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杨鑫宇)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