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公务员”身份不是博取流量的噱头
张立
河北衡水枣强县民政局原副局长张某因犯罪落马,却用前公务员身份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多条视频,引发网友关注。有网友质疑他用前公务员身份博眼球薅流量。对此,枣强县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将向上级汇报此事。(7月10日 澎湃新闻)
曾经因犯罪而落马的枣强县民政局原副局长张某,在抖音账号上以“原公务员”身份博取流量,引发网友“无厘头”“博眼球”等评论,让“曾经的张局”再次曝光在公众的视野中,这种依靠“原公务员”身份博取流量的做法,引发公众反感。
曾经的公务员身份,因为不予珍惜,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罪,被判有期徒刑。这段不光彩的经历,理应不可外扬,不能拿到公众面前加以炫耀,更不应该拿出来作为吸引公众关注的噱头,但“曾经的张局”却反其道而行之,这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做法,实在不应该容忍。
“曾经的公务员”身份与此前“最美通缉犯”的女网红的做法如出一辙,都是以某种负能量为噱头,为自己博取相关流量。以“曾经的公务员”博取流量,如果其发布的内容不符合社会公众对公职人员的正面认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公务员队伍形象,与公务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要求背后的价值导向相违背。
以“曾经的公务员”身份博取流量,也恰恰印证了张某当下的思想状态令人不齿,印证了其被依法问责的正确性。身为公务员,应该守护住公务员身份的公正、忠诚和廉洁,因刑事犯罪而失去公务员身份,更不能再拿“曾经的公务员”身份,为自己乖张的行为“扯虎皮撑大旗”。
面对张某的行为,其原所在的单位,虽然不再对其具有管理职责,但应该以张某为反面典型,做好所在单位党员干部的教育工作。如果张某博流量的行为,进一步损害党员干部的形象,平台相关方面应该对其账号进行限流或下架,不能任由其不当行为继续下去。
与其以“曾经的公务员”身份博取流量,不如老老实实地为其曾经的错误继续悔悟,服务社区、服务群众,做些自力更生的事,而不是沉迷于“曾经的公务员”,假借这一身份,继续为自己谋取不光彩的名和利。
党员干部,应该从一开始就要系好人生“第一粒纽扣”,应该从一而终,不能马失前蹄。即便是退休,也要做到守好自己的“晚节”。当回首往事的时候,能够以“曾经的公务员”身份而自豪,而不是靠“曾经的公务员”找回自己曾经的光彩,满足自己无法填满的欲望之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