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每天在外面吃两餐,死亡率增加49%
01
爱荷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频繁外出就餐对健康的负面影响远超预期。研究发现,与很少外出就餐的人相比,每日至少两餐在外用餐者全因死亡率增加了49%,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了18%,而癌症死亡率更是激增了6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就餐变得越来越普遍。即便在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中国的外出就餐消费依然达到了惊人的5万亿元人民币。美国的数据同样显示了这一趋势,从1977年的17%增长到了2012年的34%。然而,这些便捷的背后隐藏着高能量密度、低营养质量的食物选择,逐渐侵蚀着人们的健康。
02
研究人员通过对35,084名成年人进行长达7.83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在2,781例死亡案例中,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分别是导致511人和638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那些平均每天外出就餐超过两次的人群,多为年轻单身男性,且体重指数(BMI)较高。
调整了年龄、性别、饮食习惯和体重等因素后,研究明确指出,相较于每周外出就餐少于一次的人群,每日至少两次外出就餐者的全因死亡率增加49%,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提升了18%,癌症死亡率则高达67%的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一项针对全国31个省份53,887名18至59岁居民的研究也显示,年轻人尤其是18至44岁年龄段人群中,外出就餐的比例达到了41.3%。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这种饮食习惯带来的全因死亡率风险甚至增加了104%。
餐馆提供的食物通常含有较高的油脂、盐分以及调味品,其饱和脂肪酸和钠含量往往高于家庭烹饪,同时缺乏足够的钙、铁和膳食纤维等重要营养素。此外,不健康的烹饪方式还可能导致有害化学物质如邻苯二甲酸盐的积累,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比之下,《Public Health Nutrition》杂志上的一项十年随访研究表明,经常在家烹饪的人群寿命更长,尤其是每周烹饪超过五次的女性,其死亡风险降低了50%。
03
面对如此显著的数据,或许我们应该重新考虑我们的饮食习惯,尽可能减少外出就餐的次数,回归家庭厨房。通过亲手准备每一餐,不仅能更好地控制食材的质量和营养成分,还能享受烹饪的乐趣,为自己的健康投资。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也是迈向更长寿生活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