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正在使用移动设备浏览今日科学,点击此处浏览今日科学手机版。
  • “80后”国家杰青夫妇,共同通讯发Nature!

  • 颜宁:现在的我,进入了人生的第三阶段

  • 西湖大学,两位教授当选院士!

  • 开启月背“盲盒”,嫦娥六号样本研究4连发

  • 1
  • 2
  • 3
  • 4

中国空间站将首次利用脑类器官芯片开展生命科学研究

拟资助1004人,省级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人选公示

关注媒体矩阵
稿件合作
科学新闻   更多

第十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初评结果公示

第十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初评工作已经结束。

776.5公斤科学实验物资“飞向”中国空间站!...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7月15日5时34分,搭载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

著名医学生物化学家、医学教育家杨同书逝世

据吉林大学药学院发布的讣告,我国著名医学生物化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共产党党员、“白求恩医科大学资深教授”杨同书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14日8时55分在长春逝世,享年98岁。

科学家观测到大质量黑洞合并事件

这场宇宙奇观让科学家们既兴奋又困惑。按照现有恒星演化理论,如此质量的黑洞根本不应该存在。

中国“女娲”让基因组“暗物质”现原形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20多年来,超过九成的非编码序列仍是未破译的“天书”,是基因组的“暗物质”。

AI助机器人调整步态适应复杂环境

研究团队从自然界获得灵感,将猫、狗、马等四足动物根据需要调整步态以节省能量、保持平衡、应对威胁的生存智慧融入AI系统。
评论•专栏   更多

守护未成年人网络童年,责任网要“织得更密”

对“白幼瘦”说“不”,为健康审美“正名”

数字化成文旅“破圈”新引擎

社交“零糖”莫过度

让职责归位 给基层松绑

明星读博争议凸显“艺术类专博”的合理性问题

高等工程教育: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突破口

面向“十五五”,高校要“超越为领导规划”

学术科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