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涌向乡村:“诗和远方”何以成现实
范金雯(安庆师范大学)
年轻人乡村旅游热的现象,正逐渐成为国内旅游市场的一股新势力。中国旅游研究院综合平台数据显示,5月以来,“乡村旅游”的搜索量同比大增,其中70%的县域订单来自20岁到35岁的年轻人。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年轻人旅游消费偏好的转变,更揭示了城乡互哺、文化融合的新范式。(5月12日 央视新闻)
年轻人成为乡村旅游消费主力,反映出旅游消费观念的深刻变革。当下年轻人不再满足于传统景点走马观花,他们渴望深度体验、亲近自然,追求在乡村中感受烟火气、文化味和科技感融合的独特氛围。乡村的宁静质朴、民俗文化以及新兴的乡村科技体验项目,都契合了年轻人对差异化旅游的追求,满足其探索未知、释放压力、寻找自我的心理需求。
从城乡互动层面看,这股乡村旅游热开启了城乡互哺新模式。长期以来,资源往往由乡到城单向流动,造成乡村发展滞后与城市发展不均衡。如今,年轻人涌入乡村消费,带动资金流、信息流,助力乡村产业升级,民宿、农家乐等传统业态不断更迭,文创、研学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同时,年轻人也将城市的现代理念、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反哺乡村,推动乡村产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乡村则为年轻人提供亲近自然、沉淀心灵的空间,环节城市发展带来的压力与疲惫,实现城乡之间资源与功能的互补互促。
在社会发展维度,这一现象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催化剂。年轻人在乡村旅游在接触、体验传统文化,成为文化传承的新力量。他们以互联网为媒介,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让乡村文化破圈。并且,年轻人基于自身审美与创意,对乡村文化进行再创作,如开发乡村主题的文创产品、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当然,要让这一热潮持续涌动并释放更大能量,还需多方合力。政府要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政策扶持与资源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乡村自身需注重人才培育与引进,提升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社会各界应注重自身行为,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共同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年轻人成为乡村旅游消费主力军,是乡村旅游发展新机遇,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契机。把握住这一机遇,完善配套、提升品质、创新发展,乡村旅游定能在年轻人助力下,绘就乡村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新画卷,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来源:红网 范金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