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评论专栏 >《科学时评》>正文

让实习回归成长本质

 2025/9/15 14:01:12 《科学时评》 作者:劳动报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2万元锁定大厂实习名额”“手握百家企业人事资源”,近期部分中介机构抛出的“内推保录取”宣传,精准瞄准了求职季中焦虑的大学生群体。这场看似“走捷径”的交易,不仅扰乱了就业市场,也扭曲了实习的本质意义。

实习本是学生从校园走向职场的“过渡桥”,是通过实践打磨技能、积累经验的关键环节,可在“付费内推”的套路里,它却沦为了“商品”,让学生对职场规则产生“花钱能办事”的误解,从而忽视了真才实学的重要性。

“付费内推”屡禁不止,背后是就业竞争加剧下的焦虑传导。在“僧多粥少”的就业市场中,部分学生和家庭急于求成,希望通过“特殊渠道”抢占先机,这种心态恰好被不良机构利用。遏制“付费内推”,需要多方协同发力: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大排查与打击力度,对涉嫌诈骗、虚假宣传的中介机构依法严惩,让违法者付出高昂代价;招聘平台要履行主体责任,主动清理“付费内推”等违规信息,切断乱象传播的渠道;企业也应进一步公开招聘流程,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实习信息,明确声明与中介无合作,不给套路留空间。

而对大学生群体而言,也应摒弃“走捷径”的侥幸心理。与其将精力和金钱浪费在“付费内推”上,不如沉下心提升专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通过校园招聘、企业官网、正规求职平台等正当途径寻找实习机会。只有认清“真才实学才是职场通行证”的现实,才能避免落入陷阱,让实习回归成长与锻炼的本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朱兰英)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