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面”风波何以殃及“七匹狼”?
梁勇
近日,“3女带4孩续面”事件持续发酵,甚至牵连到了服装品牌“七匹狼”。
据九派新闻报道,该事件争议双方已于8月15日在街道办的调解下,签订了和解协议。然而面馆老板于次日在直播中用“七匹狼”贬损顾客,称“把面倒了也不给七匹狼吃”,引发网友不满。8月18日,该面馆老板发视频向网友道歉称,自己没控制好情绪,言行举止过激,同时还承诺会继续无限续面。同日晚间,多名网友涌进服装品牌“七匹狼”的直播间,让“七匹狼”起诉面馆老板,并称“不起诉不买衣服”,客服呼吁网友保持理性。8月19日,“七匹狼”发布声明,指出,“坚持商业行为必须合法合规,坚守社会公序良俗,对任何突破社会价值底线的言行,我们与公众同感关切。”
面店“阴阳”七名顾客为 “七匹狼”,可谓恶意满满。另据报道,面店老板发布道歉视频称自己“情绪过激”,但关闭了评论区。网友无处发泄,于是就来到“七匹狼”直播间表达情绪和观点。当时有700余人涌进卖货现场,留言持续滚动,刷屏“不起诉面馆不买衣服”“140元就下单”。网友的“闹腾”虽然客观上为“七匹狼”直播间带来了流量,但显然影响了正常的直播带货,可谓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网友聚集“七匹狼”直播间,这场闹剧看似无厘头,实则是网络正义感错位的典型标本。这场集体行动暴露多重社会心态。
其一,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憋屈感。面馆老板和解后仍用“倒了也不给七匹狼吃”羞辱顾客,激起公愤。普通网民既不能开罚单又无权封店铺,只能揪住品牌名称的巧合,把七匹狼直播间当成“出气筒”。留言里喊“不起诉不买衣服”,看似是“威胁”,本质上是一种移情行为,将对不良商家的愤怒和对顾客的同情,投射到一个更容易施加压力的对象上。网友试图通过裹挟知名品牌的力量,迫使后者“代表”自己向面馆老板施压,实现一种代偿性的惩罚,仿佛品牌一旦起诉,他们的正义感就能得到即时满足。
其二,梗文化消解严肃性的狂欢。当“能无限续短袖吗”“一件T恤七人穿”等语句刷屏时,维权诉求已异化为网络玩梗。这本质上是一种戏谑、起哄行为。他们将对面店老板的不满,通过玩梗调侃的形式表达出来,既调侃了续面事件,宣泄了不满情绪,也在群体玩梗中获得身份认同。
其三,对规则失序焦虑的转移投射。免费续面承诺不算数,和解协议遭到践踏,一边道歉又一边称顾客为“七匹狼”,面店老板事后出尔反尔破坏契约精神的行为,让公众对商家不讲商业诚信和不遵守规则的行为感到愤慨。网友在“七匹狼”直播间的“闹腾”,某种程度上是将这种对规则失序的焦虑具象化地投射出来。
这场闹剧最值得警惕的,是正义诉求的野蛮生长。当消费者维权只能靠裹挟无辜品牌发声,当法律途径无法及时到来而被网络公审替代,所折射出社会治理的某些短板。“七匹狼”客服“请保持理性”的苍白回应,显示狂欢者错位的热情,更折射理性沟通机制的缺席。
直播间终会恢复卖货的常态,但若下次被“误伤”的是小本经营的店铺呢?当正义的拳头总打偏方向,受伤的终将是整个社会的互信根基。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