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评论专栏 >《科学时评》>正文

“小哥”是个宝,社会治理少不了

 2025/9/3 15:52:04 《科学时评》 作者:浙江日报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7月开始,湖州市吴兴区推出了“小哥优选”活动,邀请每天穿行在大街小巷、最懂餐饮店“底细”的外卖骑手,来做舌尖上的“裁判员”。2个月搞下来,成效不错,有商家表示,“自从有了这个奖牌,堂食的客人明显增加了”。

哪家外卖干净卫生,外卖小哥有很大发言权。小哥们目光所及,远超普通食客所见的堂食区域。由他们荐出的“优选”店铺,自然比网页上精修过的宣传图片更具参考价值,此举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外卖行业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难题。他们对商家后厨环境的观察,有时比监管人员的定期检查更为即时。小哥们的意见,还可以对外卖商户形成一定程度的监督压力,守护广大市民的美好“食”光。

类似的探索,各地已有不少。比如,兰溪市市场监管局直接聘请外卖小哥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杭州市富阳区鼓励外卖小哥通过“小哥码”平台,上传食品安全问题线索……不仅是在食品安全领域,越来越多的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还参与到城市安全、市容巡查、交通疏导等领域的社会治理之中。在全国各地,已经先后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见义勇为、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的先进典型,更有不计其数的小哥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主动上报道路问题、排查公众隐患、调解矛盾,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新力量。

走街串巷的小哥,已经成为一支社会治理的“轻骑兵”。这些城市的举措补充了城市治理中的薄弱环节,也让小哥们超越了服务者的角色,共同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他们不再只是平台系统中的匿名劳动者,而成为社会治理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他们的观察、经验与判断被尊重、被采纳,这既增强了其职业荣誉感,也激发了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人翁意识。这样的治理模式实现了多赢,监管部门有了更多“眼睛”,以较低成本获取了更多有效的监管信息,消费者收获了安心,诚信商家获得了客流,小哥们也赢得了认可。

新就业群体不是基层治理的“局外人”,探索出一条新就业群体从“城市过客”到“治理主角”的转型路径,既能让小哥们找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也将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逯海涛)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