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论文 >其它期刊
NK细胞是白细胞,在防御病毒感染和应对癌症方面发挥核心作用。NK细胞可以识别并破坏不健康的细胞,如肿瘤细胞。

2025/4/30 9:43:32  

顺铂作为临床常用的广谱抗癌药物,其肾毒性一直是困扰医患的难题。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

2025/4/30 9:43:06  

由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基因组研究所领导的科学家团队,发布了迄今全球最大、最全面的长读长RNA测序数据集之一——新加坡纳米孔表达数据集(SG-NEx)。

2025/4/30 9:42:37  

美国休斯敦大学团队将古代折纸艺术的设计理念与现代材料科学相结合,开发出一种新型陶瓷结构。

2025/4/30 9:41:58  

根际微生物组被誉为植物的“第二基因组”,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健康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025/4/30 9:40:59  

据29日《自然·通讯》杂志报道,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新型量子传感技术,可借助新的相干稳定协议对抗量子退相干。

2025/4/30 9:40:59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汇聚了一系列深得信赖的品牌,包括Springer、Nature Portfolio、BMC、Discover、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和《科学美国人》。

2025/4/29 16:16:04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汇聚了一系列深得信赖的品牌,包括Springer、Nature Portfolio、BMC、Discover、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和《科学美国人》。

2025/4/29 16:13:48  

CRC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与代谢改变密切相关,其中N-糖基化失调在CRC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5/4/29 14:39:31  

一种新的“拾骨”毛虫物种会用昆虫的残骸伪装自己,这样它就能生活在蜘蛛中间,并偷取蜘蛛的猎物。

2025/4/29 14:38:37  

几个月前,昆虫学家Anderson Lepeco在巴西圣保罗大学动物学博物馆整理化石藏品时,被一块石灰岩中封存的古老蚂蚁所吸引。

2025/4/29 14:37:51  

水泥行业的碳排放约占全球工业碳排放的7.5%,其中碳酸盐分解过程占水泥生产碳排放的60%。

2025/4/29 14:37:10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秦建华团队利用器官芯片技术和多种人源细胞,建立了一种3D神经血管单元仿生芯片模拟脑内微环境

2025/4/29 14:36:38  

低碳烯烃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通过低碳烷烃脱氢,有望实现页岩气直接生产低碳烯烃,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025/4/29 10:47:03  

光脱笼化学反应因其时空可控性,可精准释放光笼分子中含有的光敏化学基团。因此,光笼分子在药物控释、靶标捕获、局部成像等多种生物医学场景中应用广泛。

2025/4/29 10:46:32  

溶酶体是细胞的“废物回收中心”,通过自噬过程将细胞自身受损细胞器等“垃圾”降解再利用。

2025/4/29 10:44:56  

记者4月28日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生态学院马妙君教授团队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2025/4/29 10:44:04  

CMV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疱疹病毒,很多成年人携带该病毒但无明显症状。在健康人体内,这种病毒通常被免疫系统控制在休眠状态。

2025/4/29 10:43:21  

AI技术的发展对数据处理需求的指数级增长,而现有的计算系统将数据存储和处理分离,导致了大量的时间和能源消耗。

2025/4/29 10:42:51  

该成果破解了困扰材料科学界一个世纪的纳米晶体结构解析难题,有望加速新药研发、清洁能源材料开发及文化遗产研究。

2025/4/29 10:38:31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方红亮、已毕业博士李思佳生成了首个全球500米分辨率的平均叶倾角产品。

2025/4/28 14:41:25  

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封装、光伏电子组件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中,高精度涂胶工艺直接决定着产品密封性、结构强度和热管理效能。

2025/4/28 14:40:29  

由黑顶柄锈菌和屈恩柄锈菌引起的甘蔗锈病是一种真菌性叶部病害,在全球种植甘蔗的国家或地区普遍发生,也是我国蔗区重要的病害之一。

2025/4/28 14:39:55  

研究揭示了细胞朊蛋白(PrPC)通过相分离机制激活TBK1-IRF3信号通路促进肾脏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为肾脏纤维化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2025/4/28 14:39:16  

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晓娟与合作者发现,种内遗传变异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在高物种丰富度环境和长时间尺度上作用更为显著。

2025/4/28 10:21:28  

研究团队以热释电材料为例进行了演示。热释电材料是一种对温度变化敏感的材料,能产生电流。这种材料越薄,其对细微温度变化的感知能力就越强。

2025/4/28 10:19:12  

在超材料设计领域,“越强越好”一直是主导规则。超材料是一种具有微观结构的合成材料,能够赋予材料整体卓越的性能。

2025/4/28 10:18:39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开发出一款名为CircTrek的可穿戴医疗监测设备。这款仅有智能手表大小的装置,能实时检测血管内流动的单个细胞

2025/4/28 10:17:25  

SMSPD与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相似,后者在量子网络和天文学实验中已有应用。

2025/4/28 10:16:35  

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雷、副研究员张媛媛基于季节和昼夜转录组图谱揭示了紫花苜蓿开花时间调控的基因网络。

2025/4/28 8:22:35  

记录总数:0 总页数:0 当前为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