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论文 >《最新论文》>正文

麸质可能并不是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

 2025/7/25 15:17:01 《最新论文》 作者:中国科学报 王体瑶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肠易激综合征(IBS)通常会导致腹痛、腹胀、腹泻和便秘,但其机制尚不清楚。许多IBS患者认为食用麸质或含麸质的小麦会加重其症状,但实际上,一些患者在摄入这种存在于小麦、大麦和黑麦中的蛋白质时,并未感受到更多不适。

一项7月21日发表于《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的论文探究了含麸质饮食是否确实是IBS的常见诱因。论文通讯作者、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Premysl Bercik教授团队招募了28名自称在采用无麸质饮食后症状有所改善的IBS患者。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坚持3周无麸质饮食,然后从0到500分评估自己症状严重程度,平均评分为183分。

随后,他们将参与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每天食用3种谷物棒中的一种。这些谷物棒外观和口味相同,其中一种含有小麦,一种是不含小麦其他成分的纯麸质谷物棒,另一种则是既不含麸质也不含小麦成分的假谷物棒。Bercik表示,前两种谷物棒的麸质含量相当于4片面包。

麸质是一种在面包里常见的蛋白质。 图片来源:TONO BALAGUER

一周后,参与者评估了IBS症状的严重程度,然后恢复无麸质饮食两周,以消除谷物棒可能产生的影响。随后,他们又重复了两次实验,确保每位参与者都吃到了这3种谷物棒。

Bercik表示,食用假谷物棒后,有8名参与者报告称其症状恶化了50分,这是医生认为具有显著变化的程度。同时,有10名食用纯麸质谷物棒的参与者出现了相同的情况,而有11名参与者在食用含小麦谷物棒后也出现了症状恶化。

“这三种测试谷物棒在相似比例的患者中都诱发了症状。”Bercik指出,虽然麸质和小麦可能是部分IBS患者的真正诱因,但研究结果表明其他人是受到反安慰剂效应的影响。正是他们对“症状恶化”的预期导致了恶化的真正发生。

在随论文发表的评论文章中,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Sigrid Elsenbruch指出,由于参与者被告知每种谷物棒都可能加重症状,因此相比现实环境而言,这可能增强了反安慰剂效应。

参与者的粪便样本还显示,有少数参与者并未按照要求食用谷物棒。这意味着他们没有摄入足以特别影响IBS症状的足量麸质或小麦。

Bercik表示,研究团队正在探索麸质和小麦引发部分人群IBS症状的可能路径,例如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等。(来源:中国科学报 王体瑶)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S2468-1253(25)00090-1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