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基因测序仪存在未知安全漏洞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1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科学家在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发表论文称,全球广泛使用的便携式基因测序仪存在未知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私人基因数据在无察觉的情况下泄露或被篡改。
研究团队在牛津纳米孔公司生产的MinION便携式测序仪及其配套软件中,识别出3处安全漏洞。其中两处漏洞可使未经授权者擅自访问设备,在用户不知情时复制或修改DNA数据;第三处缺陷则易引发“服务中断”问题,测序过程中止,导致设备呈现故障状态。尽管牛津纳米孔公司已根据安全人员提示发布软件更新以修复漏洞,但若设备继续使用旧版软件或接入不安全的网络系统,仍面临被攻击的风险。
团队表示,仅有手掌大小的MinION测序仪售价数千美元,可在全球任意地点操作,彻底改变了以往DNA测序工作流程复杂、成本高昂的局面。然而,这种便利性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测序仪需连接计算机运行,而计算机若接入不安全网络,或在野外等非受控环境中感染恶意软件,便可能成为数据泄露的突破口。
目前这类纳米孔测序仪仅用于科研领域,尚未应用于临床诊断。但团队强调,即便是科研用途,这些设备同样涉及人类DNA的测序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在最新发布的指南草案中,已开始区分测序仪的科研用途与临床应用,这反映出学界对该领域安全规范日益重视,同时也暴露出相关标准仍存在空白。
团队强调,随着便携式基因测序技术日益普及,科学界亟须构建“安全优先”的系统设计理念,以应对基因组数据面临的新型威胁。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